English

为谁“克隆”

1999-03-26 来源:光明日报 李人庆 我有话说

自从“克隆”一词在科学界应用频繁之后,似乎在出版界也走红,有事例佐证:《绝对隐私》刚吊起百姓的胃口,《婚内隐私》、《非常隐私》、《少女隐私》等就如潮水般涌向书摊;正当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《学习的革命》一书广告时,《孩子的革命》、《青春的革命》又一一出笼。令买书者直叹没长“火眼金睛”。笔者不禁要问,“克隆书刊”谁爱看你?如今的作家们不必再像曹雪芹、吴承恩等苦心揣摩了,你30年才出一件精品,90年代的大手笔却可推出精品系列,一个星期出几本书。细一想,此所谓大手笔乃一炒家,上了因特网,嗅觉挺灵敏,市上时兴啥样的书,便键盘一敲,来个“大杂烩”,拼凑东南西北之轶事,组成新作。如此大作,与某些囊中羞涩的出版商臭味相投,一拍即合,跟风行动。于是,一“克隆书刊”又隆重面市,眼巴巴地盯着爱书者的口袋。

人们争看一本书的历史已去,爱书者用自己的眼光审视新作。有人为某些隐私书的情节伤情流泪,忽又清醒地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,进而发现众多隐私书只是换汤不换药,直呼上当。下岗职工四处奔波忙学技,别跟我说什么情爱;家庭主妇忙柴米油盐,怎会流行啥书就看啥书;年轻人为事业碰得头破血流,全心为自己充电;老年人正在养心修性,岂为你的故事动容。看来,“克隆书刊”只是某些聊天者、追求时髦者的座上宾。更多人选择的是贴近生活的好书,好作品能成为经典之作,是因为体现出人间真情。

“克隆书刊”,就此打住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